查看原文
其他

居家养老模式下住宅适老化通用设计研究

医疗养老就关注→ 常青藤会客室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常青藤会客室”——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只要你在文章底部留言

邀请朋友给留言点赞

只要您有9个

即可获得奖品

注意是给您的留言点赞

不是给文章点赞哦!

送完即止



居家养老模式下住宅适老化通用设计研究

A Study on Universal Design of Housing with Home-Based Care for the Aged

刘东卫 贾丽 王姗姗


【摘 要】
分析了国内外适老化课题研究,提出了住宅适老化体系建设和通用设计的方法,对适老化设计进行分级,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现状的分级标准及相应的设计要点。通过比对研究近年建成的普通住宅和老年住宅项目,进一步完善在适老化通用设计体系内的适老化设计。建议以适老化设计全局理念为指导、分级解决方法为基础,构建适老化通用设计的体系,并整合适老化集成部品与技术,推动我国住宅适老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1、居家养老模式下的适老化课题


1.1 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重。基于全国范围内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截至2010年11月1日,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8亿,占总人口数的13.26%。“十二五”时期,我国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2011-2015年底,预计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增加到16%。未来20 年将是中国老年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2030年将翻番到4亿,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人口。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中国社会即进入深度老龄化、超老龄化阶段。作为世界上老龄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方方面面都面临史无前例的重大挑战。
1.2 居家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虽然我国养老模式逐步健全,“9073”的国家政策方针中,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提供了多样化的养老选择,但仍有90%的老年人需要以居家养老模式安度晚年。相对于其它两种模式,居家养老更贴近我国人民根深蒂固的思维观念,又尊重老年人长期在家庭中形成的生活习惯,为更多的老年人和家庭所接受。实际上对应社区养老模式,虽然很多新建住宅小区都配套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或配建老年公寓,但社区养老的实质依然需要依靠普通住宅作为养老模式的主要载体,提供上门照料服务为主、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建设服务设施为辅(图1)。

  然而伴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高龄化趋势显著、配套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等特点,加之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4-2-1”的家庭结构和空巢化比例快速上升,进一步加剧了老年人居家生活支援和护理的社会化课题的严峻性。

图1 9073政策下的3种养老模式


1.3 住宅大量建设应对无力


  2011年至今,我国房地产开发住宅竣工面积平均每年达7.7亿m2,庞大的工程建设量是我国建设历史中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可企及的。然而高速的开发模式并没有带来高品质的住宅,住宅的性能严重落后于时代发展。


  高品质的住宅不应仅以居住面积的大小衡量,而是可以长期满足居住者的居住需求和生活方式。在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危机面前、在我国住宅持续大量开发建设的发展趋势中,住宅不应该是一种仅供老年人居住的所谓的“老年住宅”,而是在广义上满足我们每个都会变老的人居住需求的所有住宅,即“适老化住宅”。只有适合长期居住的住宅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增强,住宅的资产价值和使用价值才会得到同步提升。


1.4 国内外适老化课题研究


  发达国家经过多年来在普通住宅中考虑老年人或老年后生活需求的方针,实行老龄化社会住宅通用设计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亚洲先进国家和地区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将适老化作为普适性设计标准,在大量住宅建设中全面实行适老化设计的实践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日本早在1970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历经近50年相关研究,在居住设计方面,由机构养老的单一模式逐步过渡到居家养老为主、辅以社区养老服务(图2)。并建设了适老型住宅,即指针对具有适应随年龄增加,身体机能下降的这种情况而事先采取特殊构造与设备的住宅。为此在1995年,日本首次制定颁发了《长寿社会对应住宅设计指南》,逐渐形成了以适应家庭成长的住宅全寿命期为基础,全面满足所有居住者行为习惯和身体功能的适老化设计理念。新加坡人口约500万,其中老年人口比例约为8%,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加坡住宅模式(图3)。新加坡政府制定了《通用设计导则》,介入到不同人群、不同阶段的不同养老需求上,多渠道筹资增建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适合老年人居住的住宅,使适老化设计得以普及,香港早在1970年代就进入了老龄社会。香港在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各方面需求的基础上,提供几乎涵盖居家老年人生活的全方面服务对于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的载体——大量普通住宅。香港房屋协会制定了《香港住宅通用设计指南》,综合了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求,制定可以方便每一个人使用,促进香港建筑物更具空间及经济效益的设计标准。


  在我国,为了让老年人居住的建筑真正成为他们安度晚年的港湾,“适老化”逐渐走进建筑行业、社会大众的视线之中。然而目前,适老化设计更多地成为开发商推介新项目时的宣传亮点,但在行业内和社会上专业性、权威性的适老化设计研发成果尚不足以指导量大面广的住宅建设,存在着明显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统筹的规划设计,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的体系建设,缺乏规范的、适应的适老化设计技术要点,在新建住宅和既有住宅改造方面均存在适老化形式单一、有效措施不足等问题。


图2 日本养老政策发展与养老形式转变


图3 新加坡养老政策发展与养老形式转变


  住宅适老化设计暴露出不尽如人意的一面,成为了亟待研究的必然方向。2013年,全方位透视当下中国中等收入家庭居住现状和生活方式的课题——“中国居住生活方式研究”立项,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21个城市的数千户家庭做深入立体的实景调研,进行显性与隐性需求的挖掘与分析,探究居住生活方式与建筑规划、住宅空间与功能设计以及设备与部品之间的关系。其中,就老年课题部分,课题组对全国322位老人开展调查,从老年人切身体会和迫切需求出发,通过调研分析、梳理总结,重新探讨了老年生活方式及适老化设计研究,发现与社会人文及价值观和住宅设计之间的逻辑(图4)。


图4-1“中国居住生活方式研究”老年课题调研信息之对现套内空间不满意的主要方面


图4-2“中国居住生活方式研究”老年课题调研信息之对现套内空间注重的主要方面图


图4-3 “中国居住生活方式研究”老年课题调研信息之住宅适老化需要改善的方面


2、住宅适老化体系建设和通用设计的方法


2.1 适老化分级解决方法


  我国住宅建设标准规范的界定标准除了强制性要求外,更多的是基础性标准要求,这些规范往往考虑的是一个“平均值”,居住者平均的年龄段、身体状况和对空间的平均使用情况。在日趋多样化的时代发展、居住需求、突发问题面前,基础性标准略显单一,更缺少对老年人的人性化关怀。而关于老年人住宅标准要求,只能参照较为笼统的老年标准,如《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老年人居住建筑》等。这些标准对专门为拄拐老人、轮椅老人等需介护程度较高的老年人的居住建筑具有指导意义,但对于多数健康老人和正在变老的中年人的涉及程度甚少。


  借鉴国际成熟的通用设计,提出以适老化分级解决方法为基础,将“平均值”细分为不同的层次,综合考虑住宅的适老化设计程度,制定不同的适老化设计标准。实际上,住宅适老化设计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生理、心理和行为的特征,提高设计自由度,实施以性能规定为基础,技术规定为保障的通用设计标准体系。此外,分级更符合当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住宅设计可以随着居住者自身状况和家庭结构的改变做出适宜调整,满足其不断变化的居住需求。

 

2.2 老年人身体状况类型


  任何的分级方式都是根据老年人身体功能的不同健康程度进行划分。但实际上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改变快慢并不完全遵循年龄的变化。在我国《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中将老年人分为自理老人、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而国际上较为科学的划分方式是根据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和随着居住者年龄增加身体状况发生的变化,通常可以将老年身体功能水平的不同健康程度划分为5个阶段(图5)。


2.3 老年人居住建筑类型


  巨大的养老基数,对于适合老年人生活的住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老年建筑并不属于传统建筑类别划分中的一类,只是近些年随着“老龄事业”的提出,在建筑界将与老年人相关的项目统称“老年建筑”。而民政部提出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这3种养老模式在对应的建筑实体上划分并不十分清晰。居家养老以住宅类为主,社区养老同样涉及老年人在家养老只是提供社区上门服务的情况;而机构养老也不排除将养老院设置在社区,仅作为辐射本小区的配套服务设施。


  因此,应基于我国3种养老模式,明确对应的建筑类型,避免彼此之间的混淆,尽可能降低交叉重叠。特别是围绕住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建立清晰的适老化通用设计视角下的研究体系,以探索适应于我国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建筑建设发展。


2.4 适老化通用设计分级


  满足老龄化需求的住宅适老化通用设计应满足的基本条件是:1)保证住宅所必须的基本功能;2)充分了解老年人的特征并采取相应对策;3)顺从居住者的生活方式和生命周期,使其具有灵活性;4)结合生活护理的需要。围绕基本条件,日本将适老化设计分为5个等级,以不同的级别对应老年人不同阶段(Ⅰ、Ⅱ-1、Ⅱ-2、Ⅲ、Ⅳ共5阶段)的住宅和设施的适老化实施程度(图5)。


  其中,第1层级是作为普通住宅建设标准,面向生活自理的健康老人,同时也是为每一为居住者创造更为安全便利、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和环境。随着层级的提高,适老化部品集成和技术应用同步提高,以保证身体机能衰退的人能得到相应的基础保障,尽可能降低危险发生的机会。最高的第5层级,更多地实施于需要介护的机构设施中的居住部分,在普通住宅和老年住宅中较少应用。


  因此,参照国际适老化通用设计分级方法,并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对应老年人身体功能水平的不同阶段,探索性的制定我国适老化设计可分为4个层级(图5)。其中前3个层级是从普通住宅到老年住宅适老化程度逐步进阶的过程,第4层级可作为设施类居住空间部分的标准。


图5 住宅适老化通用设计整体解决方法


2.5 适老化通用设计指标


  日本《应对长寿社会的住宅设计指南》分为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两大类,基本标准是在一般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事项,推荐标准是可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的事项。美国《通用住宅设计》分为结构性特征和非结构性特征,前者指住宅在新建和改建时必须考虑的特征,后者是指花费较少,并且很容易加到已建好的项目中。


  为了清晰适合于我国适老化通用设计的分级标准体系,每一级以▲标注基础项(即必要项),鼓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选、优选更高层级。同时以★标注推荐项(即本层级非必要项,但可通过合理设计较易实现,表1)。


表1 适老化分级设计要点

备注:第Ⅳ层级标准作为设施的住宅空间部分,不在住宅大量建设范围内,此表没有探讨。


3、住宅适老化通用设计的案例研究

  自《中国老龄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以来,建筑领域对住宅适老化的关注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从2010-2015年建设的一些住宅项目可以看到对适老化设计的不同程度的实践(表2)。特别是很多普通住宅项目,都在将适老化设计作为通用设计准则,在项目设计中贯彻落实。优选近年建成的提出进行了适老化设计的住宅项目进行全面调研,包括普通住宅和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老年住宅,通过分析比对,量化适老化通用设计分级、要点和适老化措施。


表2 住宅适老化设计调研比对项目

备注:乌镇雅园、天地健康城项目属于综合性老年社区,社区内单独设置针对介护老人的护理中心,对于出售或出租的住宅部分,其居住对象为自理、半自理老人。


3.1 适老化公共空间


  适老化公共空间实际上包括住区公共活动部分和楼栋公共空间部分(图6、7)。对公共空间的设计通常是住宅项目开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而公共空间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很多老旧中低层住宅由于没有电梯,并且也没有加建的可能性,导致很多老年人无法正常下楼活动,长期蜗居在家中,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调研的新建普通住宅项目中,在住区公共活动部分最为突出的适老化设计就是通过对场地的合理设计解决排水问题,实现从住区大门到入户的零踏步。一些较为人性化的项目还考虑到老年人对健身的需要,设计了环形步道。即便是中低层住宅也配置电梯是普通住宅在楼栋公共空间方面落实适老化较为通用的设计要点。


  相比较之下,老年住宅在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上,更加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如通过风雨连廊串联各个楼栋,在任何天气条件之下均可满足老年人在住区活动的可通达性。楼栋公共空间方面,则注重空间尺度上的适当放大,以满足老年人的行走和停留、轮椅的旋转和交错。走廊内、楼电梯间均设置连续扶手,保障老年人出行安全。


备注:直接入户形式可不参照此图。

图6 室外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


图7-1 楼栋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之公共走廊


图7-2 楼栋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之电梯厅


图7-3 楼栋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之楼梯


3.2 适老化套内空间


  套内空间是老年人最长时间居住生活的地方,其适老化的实施可大大降低居住生活中存在的隐患,而这也正是每一个居住者需要的最为基本和关键的居住条件。因此,套内空间的适老化将是塑造安全居住环境的重要保障(图8)。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对普通住宅和老年住宅适老化套内空间的比对,可以总结出一些创新性的设计理念,而正是在这些设计理念的指导下,适老化功能空间的设计手法更加具有普适性,可以成为一种通用的设计原则举一反三(图9、10)。空间一体化和集约化。老年人在行动上会不同程度的需要辅助工具,同时老年人之间需要更好的视线传达,以便在平时多一些交流,在突发险情时及时发现老年人的状况,那么过于封闭的空间显然不能满足上述需求。通过合理的结构选型,以大空间的结构体系塑造更为完整和集约的使用空间。并尽可能将关联性较强的空间融会贯通,如起居室和厨房、餐厅可构成一体化空间,既便于使用又便于家人间的交流。


  空间灵活性与适应性。适老化设计更关注居住者身体机能随时间流逝在心理、生理和行动上的转变反映在对居住空间的需求上。因此,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居住空间的灵活性,以满足居住者在不同阶段的多样化需求。大空间体系可以结合套内轻质隔墙系统,集中共用管井,避免水平向管线敷设穿越结构体,从而可以为灵活划分功能空间和未来的可改造性创造条件。


  差异方面的比较,普通住宅的适老化设计,更多地面向健康的自理老人,并酌情照顾到儿童和行动不便的人,因此在主要功能空间设置上考虑了正常范围内的无垂直型高差和空间尺度。老年住宅的适老化设计,考虑到老年人特殊的行为习惯,以及会借助拐杖、轮椅等辅助工具,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尽可能扩大了空间尺度。这种尺度的放大,并不是单纯的等比例缩放空间长宽尺寸,而是酌情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所需。例如,在居住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取消了利用率较低的次卧,放大了老年人使用频率较高的起居空间,以大进深阳台跨起居和卧室双开间,并通过空间回路的设计串联起居室、卧室和阳台。


图8-1 套型空间适老化设计之玄关空间


图8-2 套型空间适老化设计之卧室空间


图8-3 套型空间适老化设计之起居室空间


图8-4 套型空间适老化设计之餐厅空间


图8-5 套型空间适老化设计之厨房空间


图8-6 套型空间适老化设计之卫生间盥洗空间


图8-7 套型空间适老化设计之卫生间如厕空间


图9 住宅功能空间通用设计1(以光合原筑项目套型为例)


图10 住宅功能空间通用设计2(以随园嘉树项目套型为例)


3.3 适老化集成部品


  在调研的新建普通住宅中,不乏通过优选、集约各种部品,打造高品质居住空间,以为居住者创造精品生活。这里所选择的集成部品,更多的是反映在“适度”的甄选“适宜”的部品上。例如,传统观念中老年人居住的空间必须设置扶手,但在新的普通住宅适老化设计中,以自入户之后设计连续界面的形式满足就近支撑、扶卧、依靠。由此可见,适老化部品的选择和安装,不应以牺牲大多数的共同利益为代价,而是应尽可能为每一个人创造便利。项目中同样考虑了老年人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之后,必须设置连续扶手满足其生活起居,故在承重墙体和轻钢龙骨隔墙上均预埋构构件,对未来可改造加装扶手进行了潜伏设计。


  老年住宅中对适老化部品的应用集成度更高,且更加直接,不会通过隐晦的设计处理形式弱化功能部品,而是尽可能完备地配置所有适老化部品。因此,抛开空间设计或设计手法的差异,在比对部品配置方面,普通住宅和老年住宅并无明显差异,只是部品配置的集约度逐步增加,老年专业性逐步升级,形成一套系统的、完整的标准体系。


3.4 适老化集成技术


  综合性的技术集成全面提高住宅性能,以满足百姓对高品质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追求。适老化专项技术并不是创造新技术,更多的是整合现有技术,在集成技术体系下全面提高居住性能。普通住宅通常根据项目定位和建设情况酌情选择技术体系,如定位在绿色家居的项目会优选新风系统,强调科技引领生活的项目偏爱智能化系统,而主打精装修的项目则在工业化、产业化技术方面拔得头筹。


  当老年住宅关注的焦点只有一个“老年”时,仅就某一项可视化门禁技术,可能不如智能化住宅中采用的技术精湛,但老年住宅的专项技术综合开发利用程度却是普通住宅无法比拟的。在调研的老年住宅中,通常一个项目就包括了多项技术系统,如住区定点监控系统、公共空间标识系统、可视门禁系统等。在套内空间同样采用集成技术打造更为安全、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如自动报警系统(一键紧急呼叫、人体不活动感应、燃气泄漏报警等)、常态健康监控、太阳能供水、同层排水、新风换气、中央空调、干式地暖、一卡通取电、LED照明、LOW-E双层玻璃门窗、太阳能蓄电、绿色建材、常态健康监控等。也正是在统一的技术集成之下,才使得住宅性能得以全面提高。

4、走向住宅建设的适老化通用设计新时代


4.1 树立适老化设计全局理念


  在住宅大量建设的今天,适老化设计更具有普适性意义。全社会应建立“将满足老龄化要求作为所有住宅一项基本品质”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建立和自上而下的贯彻落实将对我国老龄化社会居住问题的解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适老化设计的核心价值,就是为现在的长者和每一个逐步变老的人们创造一个真正适老的环境。因此,把对老年人的关怀和关注纳入到常规住宅设计的基本要求中,这种适老建设观念的形成,将不仅成为建筑领域解决设计问题的策略,更将是在社会层面建立新的认识体系,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危机。


4.2 探索并实践分级解决方法


  目前,我国住宅建设发展有明显的从设施化向居家化、从规模化向集约化、从单一专业化向多元普及化发展的趋势。坚持探索并实践住宅适老化通用设计分级解决方法,就是为了明确基础的、提出适宜的、探索更优的适老化设计,逐级、逐项、逐条的为现在的长者和每一个逐步变老的人们创造一个真正适老居住环境。


4.3 构建适老化通用设计体系


  住宅适老化的典型属性是其具有通用性,这一点可以从适老化设计与通用设计的历史切合得出。西方国家对住宅适老化的探索就是始于1980年美国提出的通用设计概念,通过反思老年人和残疾人特殊性和差异性的问题之后,得出以普适性、通用性的设计方法尽可能为每一个人创造安全便利、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以此思想为基础制定出《通用住宅设计》,成为适合健康人,以及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在内的所有人的普通住宅设计标准。这与日本适老型住宅——并非要创造出特殊的建筑类型,而是在普通住宅建设中提出适合人一生的居住思想高度吻合。为现在的年轻人和健康者在建筑的通用设计方面加以考虑,探索能够沿用到下一代使用的住宅品质,居住性能、适老化性能、无障碍性能等。


4.4 整合适老化集成部品技术


  当今社会,在满足基本居住需求之后,住宅开发建设已由注重数量向质量转变,可以预见的是毛坯房的时代终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节点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在目前加快建设成品住宅的过程中,更应逐步重视住宅部品和技术集成的作用。适老化部品与技术综合老年人心理、生理和行为特征,符合人体工学进行整体研发和设计。其集成化的程度将直接反映适老化设计的整体水平,对于提高老年人居住的安全性、健康性与舒适性具有积极的长远意义。


4.5 推动适老化可持续性发展


  对适老化设计的考虑应是在居住建筑立项之初就开始的,伴随建筑设计、施工建造的全过程。并在项目交付使用之后的长期的维护运营中,实现适老化设计的动态完善、实时更新,那么这同样需要在设计之初就针对适老化作出便于未来灵活改造的潜伏设计。因此,住宅适老化通用设计展现的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在现在的住宅设计中解决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从建筑领域提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解决方法,增强住宅适老化设计的当前时效性和未来前瞻性。


来源:建筑学报

更多推荐

“健康地产+功能医学”——引领房地产跨界新风向

什么是康养:“康”是方向 “养”是过程

重视家庭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中的作用

朱松梅:积极老龄化——从医养结合到健康养老

各类型土地开发养老项目的报批流程!(实用干货)

北京解困独居老人养老难题:“养老床位”搬进家,可实时监测

康养产业“五辆马车”:“政策是爹、市场是娘、文化是头,模式是脚,专业队伍是后盾”。
       

您的分享   价值连城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公众号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微信:

lexstone

记得复制暗号:

常青藤会客室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